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人生沒有答案 ,就讓夢想發酵吧! - 2013 「青年尋路論壇」 心得分享

主持人王文華請每個人把自己的夢想寫在講台背牆上,讓夢想發酵。
先,感謝一位很棒的朋友告訴我並邀請我參加這場論壇,促使我決心割掉部落格的雜草並重新施肥跟整理。這段沒寫部落格的2年8個月,回想起就是一場「尋路」的旅程,歷經許多的低潮卻有達成設定的目標─進入綠色產業,為環境盡份心力。但無論誤打誤撞還是宇宙眷顧,還是踏入了這塊領域 (雖然與想像有些差距),這是我創立部落格最單純的初衷,Thanks。

好了,痛哭流涕的感言說完,談一談主題吧!

協助青年找到出路
這場2013「為青年尋路論壇」,我的第一印象是:就像講台背牆上的轉彎處,它提醒了你人生轉彎的時候到了 ,準備打起方向燈。

聯合報社這系列給予關注青年發展的活動,相信初期也使了莫大「勇氣」來辦 (找來青世代具代表性的人物故事、一流的主持人,且活動全程免費),展現出一股「對的事情就去做」的精神,從參加論壇絕大部分是高中、大學生來看,後續的迴響持續發酵,如果能夠成為一個帶動年輕人向前的青世代論壇將是非常棒的事情*1。


而有幸參與論壇,看到孰知的人物親自現身說法更是難得的經驗。因此分享每位演講者對於「青年尋路」與「成功的定義」所傳達的想法。由於每一位都分享了很多,精簡地截錄一些重要的談話,再抹上自己一點點自私的理解,供大家參考:

1.《框不住的國文課》作者/景美女中教師李佩蓉:
跟體制對話才是人才;天才和草莓只有一線之隔;觀念一轉,想法就天差地遠;無法做自己的夢想,不是因為夢想太抽象而是想的太現實。

2.「建築修補隊」作者李承翰:
透過做有意義的活動是可以連結到不同的人;做的事情越多,越充份感受到自己的不足。

3.Fandora社群共同創辦人陳俊穎:
走出舒適圈,Hack你自己;財富不是錢,財富是人生;創業要具有實驗精神,要冷靜並分析一切;開創自己的事業須要無可救藥的樂觀,面對挫折能以從容的態度面對。

4.台灣半導體協會理事長盧超群:
要學習利用科技的力量結合人文、藝術、行銷、財務等各種領域的知識,創造一個以科技為基礎的文化。

5.104人力銀行總經理阮劍安:
不要怕失敗,因為越早失敗越好;勇氣是要放在對的地方;認真思考在世界、社會或企業中,自己哪些才能是被需要的,並且告訴他們。

沈芯菱堅持的精神值得效法
6.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創業是嚴肅的;創業的6項要素:天份、勇氣、10,000小時練習、聆聽市場、與人為善及找到共同創辦人;發現問題並非僅看表面,要非常深入了解背後的前因後果,才能夠真正知道問題點。

7.世界最棒工作的台灣女孩/CC謝昕璇:
「伯樂」存在於努力不懈的過程之中;嘗試發掘生活的每一個小細節。

8.青年公益家沈芯菱:
簡單的事情做久了,也變得不簡單,不簡單的事情做久了,也變得簡單;公益活動是從最簡單的開始做,然後持續做,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非一開始就立大志;追求自己的夢想時一定會有害怕與恐懼,但還有很多比恐懼、害怕還更重要的事情等待解決;達成夢想是將大目標細分成每個小目標一點一滴地累積的過程。


簡董在Google學到的一個字"diversity"





9.台北金融(101)大樓董事長宋文琪:
做任何事情,都要感恩幫助你的人;有新想法掌握新趨勢或許可以造就一時成功,但找到持續成功的因子才是關鍵,並且發現不足的地方去加強能力;認真做好當下的工作,門自然為你而開。

10.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
跳出框架仍不夠好乃至於看的還不夠遠;人生只有選擇,沒有答案,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當遇到挫折是幸運,因為它是你的老師。







人生是沒有答案的,讓夢想發酵吧
發現了每位演講者的共同點嗎? 等等,別急著找共同點或是差異點,我們應該更深一層的想,吸收了這些這麼棒的想法之後,如何讓夢想發酵?

這些人必有成功及學習之處,但我們面對是「自己的人生」,因此最後他們希望留給每個人去思考、選擇,這才是重點。人生是沒有答案的 ,要準備的是能懂得「思考」選擇、「玩味」自己的人生當你學會這麼做 ,後續發酵的化學變化才是珍貴,這場論壇讓我抓住發酵的機會,促使我更堅確在自己的道路上,這是我所獲得的心得。

發酵?這麼抽象 XD 那好吧,舉個例,我喜歡跑步,對我來說「尋路」就像跑一場馬拉松,當你踏出第一步就會開啟「自動尋路系統」,不斷搜尋、調整自己的身體及速度,直到跑至終點。但光這樣還是不夠的, 若想更順利抵達目的地,你就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來鍛鍊自己,而如何找到這些不同的方法猶如聽了一場演講或讀了一本書─問自己,你願意馬上起身去聽一場演講或看一本書嗎?如果你願意,就創造了發酵的機會。

主持人Tom叮嚀我,記得把自己"寫下的夢想"放上來 ,是要推我跳水溝吧。哈!

每個人無法選擇人生的際遇,但可以選擇如何面對際遇。但成功之前要懂得渴望聆聽不同的知識、不同的聲音,接著順著自己的選擇 最後給自己淋上一場發酵雨吧!


「世界本無好壞之分,端看個人想法而定。」
                                                                    ─16世紀文豪, 莎士比亞劇本《哈姆雷特》一詞


期勉自己與看到這篇文章的人!



補充資料:
*1:為青年尋路論壇資訊:http://vision.udn.com/event/youth_future/information.html,之後還有前進校園的活動,年輕朋友們要把握住不要錯過了喔!


參考資料與網站:
1.me

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

討論四: 碳標籤, Carbon Labels: 台灣碳標籤與生態標籤

張圖是我原本打算參加環保署2009年9月舉辦的台灣碳標籤徵選活動的設計圖. 不過沒來得及參加 (殘念...><). 讓它在這個地方小小登場一下...

概念很簡單, 當我們減少CO2的同時如同培養一株小小豆苗, 象徵希望, 恢復大自然原有的面貌, 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雖然每次想到這件事就有點懊悔~~ 不過呢台灣碳標籤將在今年2011年3月就有可能出現喔 (新聞)! So, 撇開上面殘念的作品, 還是好好討論一下"碳標籤"是什麼碗糕~~

什麼是碳標籤?
英國是全世界第一個完成碳標籤的國家 (2001年英國政府成立Carbon Trust, 於2006年推出碳減量標籤, Carbon Reduction Label), Carbon Trust對碳標籤是這樣定義的:


"A Carbon Reduction Label shows you the amount of CO2 and other greenhouse gases emitted as part of a product's manufacture, distribution, use and disposal otherwise known as its carbon footprint."


它的意思是, 碳標籤主要標示生產產品時的各階段過程包括原料取得 -> 製造 -> 運輸 -> 消費者使用 -> 廢棄處置等最終階段, 所產生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的總和, 稱之為碳足跡.


可能有人會誤認碳足跡指的只有二氧化碳. 事實上, 生產產品時除了排放CO2, 還有其他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 (greenhouse gases, GHG): 甲烷, 氧化亞氮, 全氟碳化物, 氫氟碳化物, 六氟化硫等主要六項. 借用一張圖來說明:

主要溫室氣體對全球升溫的貢獻度
                                                                                                                           資料來源: IPCC Reports
上圖就是各項主要溫室氣體佔總排放的比例, 另外我們會發現CO2比例佔最多.

所以碳標籤所標示的溫室氣體排放數字不一定只有CO2, 是所有溫室氣體排放的總和喔! 那為何稱為"碳"足跡"碳"標籤呢? 如前面所說, CO2是最主要也是最多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 (光使用石化燃料就佔了56.6%), 所以將二氧化碳視為影響全球暖化的主要因素. 若是以台灣的情況來說, CO2就佔了近87%的溫室氣體排放比例, 其影響性更勝全球的平均! 所以簡稱為碳足跡, 碳標籤. *1


碳標籤簡介
在介紹碳標籤設計的意義和內涵之前, 先稍為簡單介紹標籤的圖案與數字意義. 英國碳標籤是世界第一個推動的國家, 相關規定與制度也較為完整, 所以許多國家會參考英國所制定碳標籤的內容. 在介紹台灣的碳標籤之前, 先簡介英國碳標籤的特色. 

英國碳標籤

英國碳標籤
其實就圖案來說, 一些國家都是以"腳丫子"意象為碳的足跡. 由上往下說明好了:


(一)最上面的"working with the Carbon Trust"就是核發標籤的單位.
(二)160g指的在產品的生命週期 (就是從原料到丟棄的階段)中所排放的CO2總量, 展示的單位可以是g, kg或是tones, 換句話說, 也就是碳足跡的size.
(三)CO2來簡化代表所排放的溫室氣體 (Ex: 160g CO2 指 總共排放了160g溫室氣體量).
(四)最下面的per 250g serving指的是測量 (功能)單位, 簡單一點來說, 譬如每包, 每件衣服, 每台...等等, 都是我們熟知的民生用品單位. 當然, 更進一步的話, 可以是每平方 (IC的晶圓), 每立方 (氣體, 天然氣), 每kWh (用電的度數, 千瓦)等等.

台灣碳標籤幾乎也是標示這些訊息. 所以, 我們可以簡單讀出上圖碳標籤的意涵:

         碳標籤: 每一包250公克重的產品 (或服務)所產生的碳足跡 (溫室氣體)是160g



台灣碳標籤
台灣碳標籤
上圖很清楚說明台灣碳標籤的基本意涵. 同樣地, 右下角所標示的"Carbon Footprint Taiwan EPA"指的是核發機構, 也就是我們的環保署, 而綠色愛心的地方則是標示排放的CO2及單位, CO2同樣代表所有溫室氣體, 最後在下面同樣也會標示此產品的測量單位. 

主要標籤的設計就是標示出這四點 (接著有較詳盡的比較). 而台灣碳標籤有兩種的樣式:


當然, 主要是搭配產品的包裝外觀去選擇印上哪種樣式囉! 

除此之外, 台灣還有另外一個認證機構所核發的碳標籤, 由台灣區電機電子同公會 (簡稱電電公會或TEEMA)在2009年11月與工研院綠能所合作所推動的碳足跡標籤, 主要是協助企業推行產品碳足跡盤查, 查證, 頒發碳足跡標籤, 像是奇美電子, 華碩等企業也有電電公會的碳標籤認證, 來協助創造綠色商機. 而TEEMA也是全世界第一個推動電子電機產品碳標籤的公會. 
TEEMA碳標籤. 
          
同樣標示CO2的排放量, 左邊則是台灣地貌. 目前國內, 台灣以環保署及電電公會為碳標籤的主要認證機構.

透過以上簡單的介紹, 應該對碳標籤有些概念了吧! 接著將以上的概念歸納, 再詳盡一點說明帶給我們什麼訊息.


碳標籤的四個構成要素
將以上的介紹歸納, 碳標籤主要的四個構成要素: 

1.碳足跡本身的圖案

2.碳足跡的計算數據

3.被認可的碳管理基金會或政府機構

4.藉由企業的承諾減少碳排量, 若沒達到即取消碳標籤的使用資格

接著我舉例說明以下兩個case皆符合上面四點基本要素. 下圖是台灣在產品上所標示的訊息:
資料來源: 環保署-環保政策月刊 (99.8)
圖的左半邊, 我們馬上可以讀出此產品碳標籤: 每400ml的某產品所產生的碳足跡是800g. 另外一邊, 標示驗算碳足跡的國際標準以PAS2050為依據, 以及產品在各個生產過程中排放的CO2所佔的比例, 發現消費端使用時排放最多的碳足跡 (50%), 也就是說, 廠商應該先致力於減少消費者使用時的碳足跡.

值得一提的是最後的附註說明, 建議消費者應該如何正確處理用完的產品, 例如如何回收或是清理等, 也是與消費者溝通的一種方式, 順便建立正確的環保觀念.

接著我們再看看英國它又有怎麼樣的不同呢.

同樣地, 左邊是每一件衣服在生產過程中排放CO2的比例, 以農地種植所獲得的棉料佔最大的比例. 此外, 在右下角說明產品之間的比較. 同樣有碳標籤認證的產品, 這個產品使用的電力是再生能源所以只有650g, 沒有使用再生能源的產品則排放6500g. 這是一項新訊息, 同類產品還可以選擇對環境較友善的產品囉! 未來在台灣推動碳標籤的下一個步驟就是讓大眾能夠清楚比較產品之間的差異, 也提高產品的另外一種競爭力!

我想到一個點. 產品碳標籤有可能會是負的碳足跡嗎? 於是我找到ㄧ個產品-573g的例子.

資料來源: Guayaki
這是美國某家廠牌的生命週期表. 強調產品從原物料到製成最後處理, 所產生的CO2是負的排放量. 此製造產品甚至可以碳中和之後還有多於碳匯 (不過這僅是消極的行動). 這是一家美國賣茶的公司, 上面製造過程的原料, 是從自然的森林中所採集, 因為是樹木本身會吸收CO2 (光合作用應該都知道吧), 所以一個產品所需要開採的茶葉本身並不會排放CO2 反而吸收CO2, 所以加加減減之後產品標識的碳足跡變成負的, 所以才有負的碳足跡的概念!

下次如果看到產品有負的碳足跡時, 請別訝異.


碳標籤的目的
以上這兩個case來說, 都符合以上四個要素, 稱之為碳標籤的基本要素, 才具有真正的意涵. 那麼, 我們為什麼需要碳標籤呢?

碳標籤設計的意義
碳標籤不會只是一串數字.了解之後, 碳標籤提供我們生活哪些訊息以及如何影響我們生活. 從上面的例子已經說明其意義, 主要有四個:

1.企業與消費者的溝通管道

2.企業已做出承諾, 減少其產品的碳排放量

3.如何讓同類的產品比較彼此之間的碳足跡

4.讓消費者知道透過最有效的途徑, 藉由準備, 使用, 清洗或處理來減少自己的碳足跡


碳標籤其他選擇性的要素
其實目前台灣僅是推廣階段, 所以廠商都是自願去計算碳足跡, 然後申請碳標籤的. 當然我前面舉例的兩個case說明了很多資訊, 但沒有一定得秀出來, 產品可以依內容或包裝去斟酌:

1.教導的內容. 如碳足跡如何被計算出來. 甚至解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與準備的食物, 洗滌的衣服之間的關聯性, 是如何被測量等.

2.提供產品比較的資訊. 讓消費者清楚知道同一家公司同類型不同款的產品之間的碳足跡差別.

3.將消費者可以降低碳排量的行動標示在標籤上. 透過這樣內容的展示來引導消費者如何減少碳足跡的觀念與方法, 如吃哪類的食物或是怎麼洗滌衣服可以減少自己的碳足跡等.


總之, 既然願意秀出產品的碳排放量, 誓勢要減少自己的碳足跡. 所以標示碳標籤的公司, 其產品及服務是被要求要減少它們的碳足跡, 以英國為例, 若未能在兩年內達到承諾的減量, 則該產品不能繼續使用碳標籤. 台灣未來也朝這個方向發展. "碳標籤"不但是企業承諾減少碳排放量的象徵, 也讓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 協助我們選購對地球傷害或溫室氣體排放較少的商品或服務, 為愛護地球作出貢獻, 不但可以提升個人環保價值觀, 也間接促進綠色消費與發展!

這些訊息訴說著, 未來我們應優先選擇較低碳足跡或承諾減量的產品或服務, 一方面誘使廠商致力改善產品的碳足跡, 另一方面消費者可以選擇對環境友善的產品! 

碳標籤對廠商而言是一種綠色行銷, 對我們消費者而言是一種綠色消費, 在於共同發展綠色經濟與對抗全球暖化. 也就是所謂的社會責任, 生態, 經濟的三角關係.


世界各國的碳標籤
目前推行碳標籤的國家不多, 台灣算是剛起步不過也算在先進國家之列了. 這邊蒐集了各國碳標籤的圖案, 或許以後出國買東西時可以稍微注意一下喔!

日本 - Carbon footprint


韓國 - CooL (CO2 Low) Label

泰國 - Carbon Label

澳洲 - Greenhouse Friendly Label

英國 - Carbon Trust Carbon Reduction Label

法國 - Groupe Casino Indice Carbon

德國 - 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美國 - Carbon Labels

加拿大 - Carbon Counted

瑞士 - climatop

歐盟 - Carbon Labels


多樣化生態標籤
前面說了很多有關碳標籤的故事, 除了碳標籤還有別的嗎?

在這邊要給大家一個觀念. 碳標籤僅是衡量產品或服務對環境, 生態的影響或衝擊的指標之一, 只是一項工具, 因為評估生態影響是相當複雜且多元的, 很難用一種統一的指標涵蓋一切,碳標籤確實是比較容易評估些, 因是只要單單看CO2的排放量然後致力減量, 至少就目前的研究是可以減緩全球暖化的.

不過仍有一些問題. 除了注重溫室氣體, 是不是應該聚焦在最後生產的物品可否回收? 是否是降級回收或是升級回收呢? 畢竟無論如何都還是會有碳的排放, 真正面對的是產品本身原來的設計是否能夠利用使用後產生的廢棄物呢? 我發現這一塊, 有相當大的潛力. "回收設計"將會是別於碳標籤另一種不同概念的方向.

所以, 市面上已經發展許多不同的生態標籤, 可能是測量的標的物不同, 也有我說的針對產品從新設計, 重新成為新的綠色產品認證等等. 有些其實已經開始在run了.

簡單介紹幾個未來越來越夯的認證標籤~

食物里程
像是食物里程標籤, 就是產品到你嘴巴中間的運輸距離, 排了多少CO2, 用距離來表示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食物里程標籤

別說這麼多, 影片告訴你食物里程是怎麼來的:


Food Miles from Dongchan Gi on Vimeo.


水足跡
概念與碳足跡一樣, 即產品從原料到丟棄消耗了多少水資源 (稱之為虛擬水的概念). 水的利用也關係到整個環境, 使用大量的水除了也會製造出大量的溫室氣體, 廢水的再利用也是公司在製造產品過程的重點, 每樣的產品包括養一頭豬都會有水的消耗.
水足跡標籤


C2C認證
所謂Cradle to Cradle (搖籃到搖籃)的概念去衍生的, 也就是回收設計. 不是”零碳排”或是”零廢棄”, 而是可以升級回收100%再利用的創新綠色產品. 把產品當作是大自然般循環的概念, 把廢棄物變成養分, 而不是減少廢棄物或是零廢棄物, 不斷地重複利用, 資源不會再耗盡.
C2C認證標籤

FSC認證
森林管理委員會是國際的認證組織, 擁有這項認證的產品, 製造紙的樹木與地區是經過嚴格的管理, 在合理範圍砍伐森林, 或是使用再生林, 不濫伐, 不破壞原有的大自然生態, 將所製造的紙對環境影響降到最低.

FSC認證標籤


但是這中間仍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反覆思考: 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才是真正對環境或是大自然好的? 回收的東西一定比較環保嗎? 適度地採集或應用大自然的原料 (如:森林, 水)是否也是好的選項? 環保應該要捨棄便利性嗎?

你覺得呢?

無論如何, 事情永遠都會有個開端.

今天想分享碳標籤除了知識以外, 希望能夠了解它對環境的意義為何, 還有真正暸解綠色產品所帶給我們的影響.

下次有機會的話, 再繼續介紹與我們未來有關的生態標籤,!!



附註:
*1:2006年行政院環保署的統計資料. 有關我國溫室排放的結構與策略請參考台灣推動碳減排架構與策略 (2008).




參考資料與網站:
圖片與影片引用來源: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環保小提醒: 裝飾牆壁也能幫你擺脫浪費的壞習慣!

近對綠色創意的東西著迷, 尤其是想知道他們從哪些角度切入, 讓環保的概念變得不再只是環保, 而是生活中的無限創意. 我發現, 創意真的無所不在, 小小的構想都能讓人為之一亮~ 一家壁紙設計公司Hu2呈現了一個有趣的發想, 其中又帶有一點詩意, 家中的水泥牆不再是那麼的冷漠, 而是愛護環境的一面牆!

這家設計公司設計了許多不同裝飾牆壁的貼紙, 有許多內含環保意識的圖案, 英國也把這樣的idea推廣在家庭之中, 透過壁紙簡單的提醒, 告訴大家什麼時候不該浪費電, 哪裡要節省資源, 小小的地方就能夠讓家中的人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 你可以把這些貼紙貼在插頭的地方, 或是洗手台, 浴室, 甚至垃圾桶旁邊, 在視覺上產生有趣的畫面!

像這一個漏沙的設計提醒你待在浴室的時間可別太久, 因為那會浪費許多水資源 (研究建議淋浴不超過4分鐘), 這樣的小提醒能夠幫你節省能源! 題外話: 那天應該試著測試一下自己洗澡的時間 (我記得當兵時也有個10分鐘洗澡), 但我想鐵定超過4分鐘吧? >_< 我不清楚以台灣的水資源洗澡應該幾分鐘才適當 (重點還是要洗乾淨吧), 就我逛遍許多環保網站, 建議大家用淋浴的會比泡澡來得節省水!

當然, 所有的貼紙都不含PVC (有毒塑料)且粘著劑的原料是生物原料, 不是危害健康的化學原料, 完全不含氯和有毒塑化劑. 這樣的技術我認為是綠色商品的基本標準, 也就是健康與友善, 如果僅是摸混過去的話那綠色行銷可是會大失敗的! 創意不能大過本意.

另外特別的貼紙是保育動物的設計圖, 每賣出一個就捐贈5英鎊給給慈善機構, 因為這家公司本身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成員之一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 同樣致力於籌措資金來保護瀕臨絕種的動物. 還有, 紙的原料是經過FSC (森林管理委員會)所認證的環保紙, 所印的油墨來自植物性的大豆, 是非常環保且可以再利用的. 這樣的設計理念與行動, 獲得TreeHugger網站2010年的最佳工業設計中的最佳環保獎項.

PS: FSC認證最重要的一點, 製造紙的樹木與地區是經過嚴格的管理, 在合理範圍砍伐森林, 或是使用再生林, 不濫伐, 不破壞原有的大自然生態, 將所製造的紙對環境影響降到最低. 


這張風車設計的圖案也很生動, 貼在我們用電裝置的周圍, 提醒我們或許該考慮如風力或太陽能這些乾淨的能源了!

另外幾樣設計我也滿喜歡, 像是洗手台的警示標語, 或是提醒你應該做好資源回收, 非常有趣. 別小看這些小提醒. 國外研究, 這些圖案或標語能夠對我們的行為有顯著的幫助, 在於提昇自己對珍惜資源的意識, 能夠改變環境的一點小動作!

西班牙也有一家壁紙設計公司Hommu也有同樣的設計概念. 貼紙的原料是對環境友善的且100%可回收, 並且告訴消費者如是什麼材料製成, 怎麼回收等資訊, 讓我們更加了解而不再只是聽聽企業的環保口號而已, 生態的永續性與社會責任也是公司與供應商營運或生產的主要依據. 
另外分享一個有趣的科技產品, 這個產品叫KILL-A-WATT. (顧名思義, 幫你殺瓦特!) 非常簡單的功能, 就是監控你用電的情形, 計算你所使用的瓦特數 (度數). 你只要裝在你常使用的插座, 譬如裝在電冰箱使用的插座上, 就可以幫你計算每天, 每月, 甚至每年的用電量喔! 相當smart! 這樣你就不用花大把錢安裝數位監控或是智慧型電網囉, 很適合像我們小家庭使用. 而且它跟Twitter合作, 登入它們帳戶後, 透過USB或是無線接受器, 能夠把數據傳到電腦作即時監控, 可以看到過去的使用情形或是統計表等, 甚至你可以分享到網路, 與其他人比較喔! 價格也相當的brilliant! (大約600塊台幣)*1

你會想監控電力有什麼意義? 國外研究, 當你知道自己的用電量時, 會減少近25%的用電量! 這代表你可以省電, 也可以save your money!*2

PS:
1.什麼是智慧型電網, 參考此文章, 有個簡單的說明: 智慧型電表 Smart Meter  
2.你也可以到台電網站申請電子帳戶, 也能夠看到住宅過去的用電情形喔! (但沒辦法即時監控)



透過這些有趣的設計, 不要讓環保議題那樣的嚴肅而無味! 不過我們還是得瞭解到其中環保的意涵. 這幾家公司的營運與作法, 值得現在轉型的企業或是準備要創業的人效法囉. 無論如何, 我認為這些公司都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既然訴求綠色環保那麼也應該要負起社會責任, 既然是創意的設計也不能失去既有的本意. 

What is love?
Love is re-usable, Recycle it!





補充資料:
1*: 美國研究, 如果人們發現他們家裡的電費, 比鄰居的電費的平均值還要來的高, 通常會明顯降低每日的用電量. Via: John Tierney, "Are We Ready to Track Carbon Footprints?", NY Times (2008, 3, 25)

2*: 英國研究, 如果住戶每天都必須看電表的話, 至少能減少25%的用電量. Via: 邱繼哲, <住宅節能省電實作技巧講解>, Page.11




參考資料與網站:
2.hu2
圖片與影片引用來源: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綠色聖誕節: Top 10 Green Gadget Gifts (TOP10 綠色小禮物) PART2

創意黑膠唱片時鐘 (RE_VINYL Record Clocks)
Pavel Sidorenko設計師利用所回收的黑膠唱片, 設計出一系列造型特殊又有趣的黑膠唱片掛鐘.黑膠唱片透過精心的剪裁設計出許多不同造型的時鐘, 像是有雨傘, 炸彈, 企鵝等圖型,非常特別! (個人最喜歡一個情侶造型的時鐘,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入連結)另外, 他特別保留唱片原本的產品標籤, 也是特色之一. 而我發現其實原來的標籤跟他所設計的時鐘造型也有相關. 佈置在店裡或是家中應該可以增添不少樂趣囉!
好感度: 三顆半星



LED桌燈 (Equo Desk Lamp)
一個優雅的LED檯燈或許是21世紀照亮你, 我, 他的最佳禮物! 簡約風格的檯燈巧妙地運用平衡原理, 使得檯燈能夠輕易的調整到適當的位置, 只要簡單的滑動手指就能夠調整28種的亮度. 7.5瓦的LED燈泡比一般用在檯燈的21W瓦省電燈泡還來的更省但亮度卻一樣! 大約可以節省60%以上的耗能. 所以實用性就不用說了, 加上節約的設計感的確吸引人. 價格就見仁見智啦~~前幾天到大賣場看到LED檯燈最便宜約2000出頭, 對這台Desk Lamp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連結看看吧!

雖說LED節能環保, 但個人喜歡傳統溫和不會太刺眼的黃光 (專業一點的話就是色溫在3300K以下的暖色光), 在室內有溫暖的感覺. 但目前LED的檯燈稍微有點刺眼, 沒有辦法調整我們想要的顏色. 在這邊也很期待OLED的發展!
好感度: 三顆半星

PS: 什麼是OLED? 請參考下面兩則文章: 1.工研院: OLED Lighting,台灣不缺席
                                                                       2.聯合新聞報: 全球第一 清大發表自然光OLED


藝術風格音響 (Rebaroque Sound-System Art)
這款音響能夠提升音響聲道系統又如同藝術品般的令人驚嘆, 透過可回收的電子元件與舊布料的運用, 手工製造出每個獨一無二的音響裝置, 肯定可以增加室內設計的裝飾與美感! 這樣設計的靈感可說是將環保, 藝術與科技集結於一身, 當然造價不斐. 不懂音響的我也無從判斷這樣的音響效果究竟如何? 提供有興趣的人參考參考吧!
好感度: 三顆星


風能LED小路燈 (Firewinder Wind-Powered LED Lamp)
 這個風力LED路燈是一個透過風力帶動葉片旋轉, 產生能量發光的戶外小路燈. 透過風的流動來捕捉能量, 使得路燈上的LED發光, 照明. 將無形的空氣流動轉換成可視的潛在能量是這個路燈最大的特色. 把它加裝在房子的後院或是前庭, 既可以照明又有裝飾的效果, 而且沒有花到任何電費! 雖然不清楚它照明的強度夠不夠, 不過這樣的小巧思也可以當個小禮物佈置居家的環境. Green的概念是可以具有科技與設計的結合囉! 下面的影片可以看看它怎麼發光的:


Firewinder - BBC Points West Feature from Firewinder on Vimeo.

不過這小商品應該適合有庭院的房子或是戶外, 一般的住家應該沒有那樣的空間吧@@". 但我想若是餐廳或是商店用這個裝飾在門口或許一個很不錯的idea!
好感度: 四顆星





光伏充電器 (Voltaic Fuse Solar Charger)
越來越多人喜歡附有太陽能板的背包, 而這個太陽能充電器可以隨意綁在任何東西上, 包括: 背包, 腳踏車上或是帳篷外, 對於戶外旅行或是單車樂活的人是一個很不錯的產品. 它具有防水與吸收太陽能轉為電力的功能, 而且附帶許多不同規格的插頭, 可以讓各式各樣的東西如: 手機, mp3, 照相機等. 它的蓄電量, 可以讓手機講19小時或是mp3聽48小時, 對常常登山或是旅行的朋友, 絕對是最夯! 只不過諸如此類的小產品其實非常多, 所以選擇性就滿多的了!

這篇文章介紹的小Green gadget我覺得也滿不錯的: Crave科技瘋: 太陽能和風力一起給你滿滿的電力
好感度: 三顆半星




以上介紹的TOP10綠色小禮物, 你自己最喜歡哪一個呢? 如果不曉得今年該送怎麼樣的禮物, 或許參考以上當作節日或是朋友生日的小禮物也不錯! 


當然, 利用家中沒有用到的東西, 發揮一些巧思, 自己動手做, 既有創意又有趣, 絕對是最令人感動的禮物! 

把今年把
紅色聖誕節變成綠色聖誕節吧!  ^^






參考資料與網站: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綠色聖誕節: Top 10 Green Gadget Gifts (TOP10 綠色小禮物) PART1


過不到一個月就是聖誕節了! 想好了要買什麼小禮物給朋友或是自己呢? 隨著環保產品推陳出新, 種類也會來越多, 慢慢也感受到"價格"也愈來愈"貼近人心", 需求往往是在於大家開始注意之時, 像是高效能的裝置, LED, 太陽能, 再生材質等含有綠色設計的概念, 不過今天先不討論一般的家用商品囉! 接下來要介紹的小商品或許你會有興趣!! 前幾天在網路上看到一篇介紹2010年TOP10新奇且有趣的"綠色小禮物" (Green Gifts)! 好奇的我, 想想會怎樣有趣的小禮物可以送人呢~我發現的確有些滿不賴的"綠色小禮", 若不知道想送怎樣特別的禮物可以參考參考以下的介紹囉! 

在這邊先介紹其中的TOP5 (無差別), 純粹個人觀點不負責言論, 只是想用有趣的角度分享囉! 
到底大家對哪些綠色小禮物感興趣呢? 先看看再說 ^^ (總分五顆星計算):



無線太陽能電腦鍵盤 (Logitech Solar Powered Wireless Keyboard)
不同於一般無線鍵盤, 多增加可吸收光源的太陽能光伏板, 無論是在戶外或戶內都可以使用, 並且不需要再更換電池了. 鍵盤非常薄只有1/3英吋, 不過最大的特點是有一個感光度計告訴你當下需要多少的光源可以持續使用鍵盤. 透過太陽能減少電池使用降低環境污染, 高貴又不貴的環保3C產品! 對常常用電腦的人很實用! 不過有的時候我還滿喜歡摸黑玩電腦的, 這樣就可能就沒法度了~@@"
好感度: 三顆星



LED摺疊紙賀卡 (12 Folds LED Origami Cards by Tomomi Sayuda)
Tomomi Sayuda (連結可參訪)所設計的LED賀卡. 透過折疊的不同角度, 呈現絢麗的球狀發光賀卡, 而且每個卡片都有不同的摺疊方式, 展現不一樣的鮮明感覺. 地球另一端的我收到了這樣的發光賀卡, 真的既特別又美麗! 應該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吧! Great! 下面是這idea的小影片介紹:

12 folds from kin on Vimeo.

還可以當聖誕樹的裝飾呢! 我若是錢夠的話會送這樣的絢麗賀卡給朋友 (個人喜歡送賀卡因為比較有人情味)! 但我想這摺疊紙賀卡應該不斐@@"
好感度:四顆星



木製鐘錶 (WeWood Watches)
戴慣了塑膠材質的手錶嗎? 可以試試這款木製的手錶, 就像小木屋一樣, 有著溫暖的味道. 主要特色在於每一隻手錶都來自於永續的森林資源且100%可回收的材質, 並且可以生物分解, 不會產生任何毒素. 特別一點的是, 每賣一支手錶, 它們會為你種植一顆樹 (美國植林地). 透過造林計畫來保護大自然. 這樣的綠色行銷在於提升個人對於大自然的重視價值囉! 不過...木製的耐久度我個人持保留態度... 從綠色設計的角度看, 新奇的人或許會買一支戴在手上吧~
好感度: 兩顆半星



紙板電腦主機 (Recompute Cardboard Computer Case)
用紙板製作電腦主機的外殼, 對於電腦愛好者是相當獨特的"case", 聽起來非常環保, 因為我們知道一般的case都是金屬製或塑膠製. 它巧妙地用一片片木片堆疊的紙箱中製作而成. 而這台桌上型電腦case經過設計,  使它在製作過程中降低從生產, 使用, 到廢棄處置所產生的環境污染. 這台主機的設計可以重新利用其電腦零件或是在它生命週期結束時再重新回收利用. 這樣的設計提高了回收率並降低電子零件的汙染, 兼具實用性,價格也還可以, 像是特別設計的"綠色主機"! 但這應該算是"大禮物"吧! ^^" 
好感度: 三顆半星



既然是綠色小禮物, 耳機的主要材質來自於永續森林資源的木頭, 但"木製"這一點對於喜歡用耳機的人或許更有興趣! 因為木頭本身就是絕佳的共鳴器, 意思就是小小的木製耳頭包覆著清脆的高音與穩重的低音, 呈現的聲音會有類似音響般環繞的效果!? (迷你版音響?) 我也很好奇啊~ 這真的只有買了聽聽看才知道~ 送給喜歡聽MP3的朋友們這或許是個很特別的小禮物囉!
好感度: 三顆半星




另外的TOP5, 就擇日再介紹, 待續.....






補充:
1.部分內容都是透過自行翻譯, 再加上自身的看法, 若有不合適或侵權的部份請告知, 感謝!